潘万鑫:探索种养结合增收路径
在贵州省天柱县竹林镇五星村,潘万提起潘万鑫,鑫探很多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索种收路矫揉造作网这位1979年出生的养结农家汉子,靠着一股子拼劲,合增从养殖400只鸭子起步,潘万一路拼搏,鑫探如今实现年销售额破百万元,索种收路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精彩的养结矫揉造作网返乡创业故事。2021年,合增潘万鑫荣获天柱县第二批“三名工程”名养殖能手称号。潘万
早年,鑫探潘万鑫背井离乡,索种收路在外务工十多年。养结眼看着家乡越来越好,合增他心里琢磨:说不定在家门口也能闯出点名堂!刚好一个在贵阳开饭店的老同学对他说,想寻找长期供应高品质鸭子的养殖户,这让潘万鑫坚定了返乡创业的决心。
2017年,潘万鑫成立了鑫安生态养殖场,正式踏上养殖家禽的征程。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潘万鑫在养殖管理和技术上毫无经验。控制温度、投喂方法、不同大小家禽的喂养次数等一系列问题,让他焦头烂额。第一批养殖的400只鸭子,到最后仅存活30多只,存活率不到10%。
面对失败,潘万鑫没有气馁。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利用网络学习专业知识,翻阅大量养殖书籍,还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经过几年的摸索,他的养殖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他不仅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消毒等关键技术,还能通过观察家禽的粪便、走路姿势等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妥善处理,家禽的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
潘万鑫深知想要让家禽养殖盈利,除了提升管理和饲养技术,降低饲养成本也至关重要。于是,他充分利用村里的荒田荒地,大量种植稻谷、玉米和红薯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为家禽提供了优质的饲料。
有了种养结合的模式,潘万鑫对养殖事业更有信心。他坚持将每一批家禽的养殖周期延长到四五个月,采用圈养与放养相结合的方式。待家禽长出老毛后,便将它们赶到户外放养,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凭借优良的品质,潘万鑫饲养的家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今,他一年能卖出14000多只家禽,销售额达100多万元,较创业初期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在当地家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目前,潘万鑫已带动周边20户村民参与种植养殖,每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此外,他还长期聘请6名村民干活,让大家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责任编辑:高原)
本文地址:http://weihai.gdjxjd.com/html/188e3209949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